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团队
  • 陈国勋
  •   作者:张, 小玉   发布时间: 2014-11-12
  • 陈国勋

    陈国勋

     

    本人于武汉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在李文鑫老师的指导下对肺癌病人胸水中刺激细胞生长因子进行了研究。本人于1989至1995于湖北省医学科学院病毒所从事研究工作。

        1995年来美后,在美国科学院院士Roger H. Unger 博士实验室研究了Leptin的生理功能。本人在国际上首次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能高效表达大鼠Leptin的重组腺病毒。利用重组腺病毒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首次成功地在大鼠肝脏中表达了具有生理活性的Leptin。肝脏中合成的Leptin被分泌到大鼠的体内,强烈地抑制了大鼠的进食并使大鼠体内的脂肪消失。随后的实验证明重组腺病毒表达的Leptin对大鼠体内激素分泌和组织器官中基因的转录调控都产生了影响。到目前为止这株表达大鼠Leptin的重组腺病毒仍然是一个研究Leptin生理功能的有效工具。

      在Christopher B. Newgard博士实验室, 本人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β (IL-1β) 和 γ干 扰 素 (Interferon-γ) 对分泌胰岛素的胰腺B细胞产生细胞毒性的分子机制。本人在国际上首次用体细胞遗传学技术建立了对细胞因子毒性具有耐受性的胰腺β细胞瘤细胞系(INS-1细胞)。发现对IL-1β的耐受性是由于IL-1β刺激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转录被阻断了。阻断的分子机制则是对IL-1β刺激起关键传导作用的转录因子NF-κB的核转移被抑制。对γ干扰素的耐受性是由于在耐受细胞内高量表达的另一个转录因子STAT1α。利用重组腺病毒在对细胞因子敏感的INS-1细胞内高量表达STAT1α使敏感细胞获得耐受性。在研究细胞毒性耐受性的同时,本人还在国际上首次从INS-1细胞系里分离出当受到葡萄糖刺激时能大量分泌胰岛素的INS-1细胞株。本人所作的对细胞因子毒性耐受性的研究对探索一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具有指导意义。这些具有耐受性及葡萄糖反应的INS-1细胞株对构建人造胰岛及保护胰腺β细胞均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及研究意义。此项工作获得了美国专利局的专利(U.S. Patent Number: 6,171,856)。

       本人在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还同哈佛大学的Bruce Spiegelman博士进行了合作,成功地在大鼠肝脏内表达了PGC1α并检测到大鼠血糖水平的升高。此工作对确定PGC-1α在肝脏产糖酶基因转录调控中的功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诺贝尔奖获得者Michael Brown和Joseph Goldstein实验室,本人对胰岛素刺激诱导的肝细胞中SREBP-1c基因的转录调控进行了研究。通过克隆和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本人于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位于SREBP1c启动子上的胰岛素反应位点。这些位点是由两个LXR和一个SREBP接合序列组成。本人的实验结果首次将胰岛素刺激反应跟肝细胞中的胆固醇代谢调控联系了起来。这一研究成果对于肥胖,糖尿病及高血脂,包括由抗爱滋病药物导致的脂代谢失控均具有指导作用。

    本人于2006年8月开始,在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营养学系担任tenure-track 助理教授,一直从事维生素A与糖尿病及肥胖症关系的研究。本人通过对于大鼠肝脏内源脂溶性物质的分析和活性研究首次发现维生素A能够与胰岛素发生增效作用从而刺激肝脏gluokinase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活性。本人通过大鼠对于无维生素A食物的反应得出结论,维生素A对于肝脏葡萄糖和脂肪酸的代谢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的分子及生化机制正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与此同时,本人亦担任本科生及其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所教授课程包括:人类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营养代谢。